||
哲学、政治、科学、排名
贾伟
最近比较忙,昨晚坐定下来浏览科学网,读了一篇思考性的博文,是谢力博主写的《科技人员排名-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里面有段话这么说:罗素对哲学的领地有过定义,我在经过慎重思考后,考虑到中国只有政治而无神学,于是将其篡改为:介乎政治(原文为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暴露在双方视野之下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对于谢力说的这种中国哲学,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分布,我想再篡改下。我觉得这三者不是一个平面上的三块区域,而应是立体的三个球型空间。哲学位于科学之上,而政治分别与哲学和科学两个空间有交集和作用关系,三者具体的作用关系是政治直接调控和影响哲学空间,哲学可以选择、引导、或制约科学空间,而科学对哲学和政治的空间有微弱的反作用力,但没有主导性。
对(谢力同学认为曾见识过“高山流水”的)哲学教授李侠最近鼓吹“科技人员也应该实行排名制”,从而受到广大博友的大肆鞭挞的这么一个现象,我与谢博主持相近的观点。我感觉也就是一家之言吧,不必那么大惊小怪,群起而攻之。
对于科技管理上的讨论,我建议就不要太较真了。大伙儿狠劲地批了一通李老师的科技人员排名论,结果为自己的博客赚了不少点击,各自在科学网博客排名得到上升。我说这话并不是纯开玩笑,你们觉得还会有别的结果吗?譬如科技政策的制定者们开始从善如流,跑各位的博客上来兼听则明了?再说,你不想要排名,还不是时时处处被排名?你在系里、学院、本领域不一样被排个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来?就连你的义务捐款,每次不都还会在墙上贴出来,按金额高低排个序?
我从小就喜欢排名,最爱跟人探讨《水浒传》,尽管那时候还把书名读作“水许船”,但并不影响我研究“排名”这样深刻的科学问题!同学们最不理解的一个问题是水许船船上排名,这宋江靠的是什么武功坐第一把交椅的?关于宋同学的武功路数,多年来我有独到的研究,这里略微披露一二。
由于宋江直接被推到领导岗位,没有参加同行评议,他武功的深浅整个梁山众将心里并不清楚。宋江跟这帮兄弟接触下来,发现他们其实很不好管理,他常跟大伙儿讲理想讲革命情操,但基本没人听! 好多场合他磨破嘴皮子,大伙儿认为他长得不够帅,武功路数含糊不清,坚决地不鸟他!逼得他一下亮出了自己的绝招 – 横刀自刎!这种拔对方腰里的刀往自己脖子抹的全新的招数一下把众人给镇住了。
他老人家心里清楚,这帮家伙没一个是省油的灯,以后敢不听我的,我就立即探手拔刀摆出pose自刎,有本事谁也自刎一个我看看?不拿出点儿厉害的还治不了你们了!兄弟们玩不过宋江,只好乖乖地认输听话。
宋江还有一门绝活 – 暗器! 他的暗器比较特别,不是飞刀毒镖之类的,而是金元宝。大家知道后来梁山的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宋大当家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 进政府的班子,为天下百姓做点实事。但是当时的政府领导层中如高俅、童贯等核心成员十分鄙视他的黑社会背景,在常委会上大家口径一致地要求军事和执法部门尽快将宋江一伙绳之以法,绝不姑息养奸!宋同学得此消息后临危不惧,亲赴京城向以徽宗为首的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如宿元景部长甚至是徽宗的民间女顾问李师师猛发了一通金银珠宝的暗器!这一招硬是灵光!
隔了两天总参谋部开党政联席会议,为人正直厚道的宿元景宿太尉做了长篇发言,中心思想是 – 宋江同志是个好人!在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我们尤其要搞好统战工作,尽快将以宋江为首的一批人才吸纳进入革命阵营。几乎是所有的与会干部众口一词,一致要求立即为宋江平反,徽宗派来列席会议的秘书甚至拍着桌子愤怒地说,谁要是阻碍这件工作的推进,就是不能跟中央保持一致,就是对圣上的不忠!
主持会议并刚刚把上次会议决议起草完的高俅同学彻底糊涂了,他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直到会议即将结束,他才探头探脑地举手要求发言:Excuse me,同志们,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前天会议决定要弄死宋江,怎么今天……
高太尉的话还没说完,宿太尉随即起身宣布散会,会议纪要立即报送徽宗审批。徽宗当夜批复,由宿太尉前往山东梁山地区,代表中央全力促成招安工作。于是,梁山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由此可见,宋江同学排名第一决不是浪得虚名的。我们今天那些个主张或反对排名的博友们,只怕是过于注重排名的技术性,忽略了它的政治性和哲学性了。科学讲究的是苦心孤诣,科研者真正的荣誉,如李侠博友说的,是来自荒野中莫名者的致敬!世俗的社会,必然有各种技术或学术层面的排名让每个人深陷其中,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而如果排名靠前者让你跌破眼镜的话,只能说明你看待事物太单一,没有看到人家在政治空间的才干;而如果排名靠后者让你扼腕叹息的话,也可能是你没有看到他们在哲学空间的超乎常人的收获!
站在“更高一维”来看问题,我们眼里除了科学性、政治性、和哲学性,还要有娱乐性。科学网刚刚仙逝的小文博友就是四维空间思考和行事的一个典型人物,我们痛悼他的离去,最好的一个祭奠方式是继续他的达观和乐观,在科学网上将科研和娱乐进行到底!
Archiver|科学网 ( 京ICP备14006957 )
GMT+8, 2015-1-14 0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14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