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3种图书入选
2014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值得推荐的物理学新书”
从《物理》期刊编辑部获悉,我社3种图书顺利入选2014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值得推荐的物理学新书”。每年年底,中国物理学会组织评选“值得推荐的物理学新书”,从当年出版的国内外物理学新书中评选出若干种精品图书,在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和《物理》网站上做重点介绍,并在次年的《物理》第1期刊登。2014年度国内共7种图书入选,其中我社3种,成为最大赢家,另4种分属4家出版社。
我社入选的3种图书分别是《见微知著:纳米科学》(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977-786088.html)、《半导体的故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977-843423.html)和《弯曲时空中的黑洞》(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977-808472.html)。
《见微知著:纳米科学》是一部科普译作,原著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原著文字作者George M. Whitesides是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人文和科学学院三院院士;中文版由曾杰、王燚、秦冬和夏幼南合作翻译,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作序。此前,本书已获“2014年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奖和第八届华东地区书籍装帧设计双年展封面设计二等奖。
《半导体的故事》也是一部译作,是我社《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中的一册,原著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原作者是英国半导体物理学家John Orton,译者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姬扬研究员(“百人计划”),书中专门介绍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的研究工作。《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是我社的重点出版计划,是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分前沿专著、经典教材、学术科普三个子系列,欢迎向我们推荐优秀的外文物理书和译者。
《弯曲时空中的黑洞》是一部原创的学术科普书,它为那些不满足于科普知识、想简便快速地深入广义相对论和黑洞领域一窥究竟的读者提供了一条捷径。本书曾被中国物理学会列为世界物理年推荐读物,作者赵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曾于2008年获Thomson Reuters“中国卓越研究奖”,他多年为北京地区十几所大学开设校际选修课“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该课程是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第一批20门课程之一。
自2009年我社首次参评以来,已经连续六年均有图书入选,入选总数达12种,居全国三甲:
2009年,《核色动力学导论》,《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
2010年,《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
2011年,《现代晶体学》第1卷,《现代晶体学》第2卷;
2012年,《岁月留痕——<物理>四十年集萃》,《高等原子分子物理学》(第3版);
2013年,《至美无相:创造、想象与理论物理》,《多体物理中的相干态正交化方法及其应用》。
成绩属于过去,展望2015年,我社将继续出版一批优秀的物理图书,其中《物理学咬文嚼字》(物理研究所曹则贤研究员,著)、《物质、暗物质与反物质》(高能物理所邢志忠研究员,译)、《物理学中的理论概念》(中国科大向守平、袁业飞、郑久仁、朱栋培教授,译)、《光的故事》(中国科大傅竹西教授,译)等图书均有望角逐2015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值得推荐的物理学新书”。
Archiver|科学网 ( 京ICP备14006957 )
GMT+8, 2015-1-14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14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