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网上有雄文来指责杨振宁先生。
那篇雄文的链接在微信里也有好几位转过,让你不看似乎都和这个世界脱离似的,俺也不例外,完整地看了那篇充满愤怒情绪的文章。
注意到科学网胡老师也写了一篇,俺推测应该是看完那篇之后的感想之笔,观点大同小异。
那篇雄文有些地方指责杨先生82岁高龄迎娶28岁翁帆女士之事,让俺很无奈。对于翁帆而言,你充其量可以指责她虚荣,但是你不能指责她不对,难道只能嫁给年龄相仿的小伙子才算正确的选择?而对于杨先生而言,他是逼婚么?
此外,嫁给邵逸夫或者何鸿燊的年轻姑娘的选择就可以理解?杨先生聪明睿智,翁帆 和他在一起的这十几年应该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段。
但是,在雄文中,一段佳话就此被解读为问题婚姻,不知道那位清华(自称or确实是?)学子的逻辑怎么学的。
————————————
同样的,杨先生被聘清华,是他老人家逼着清华大学聘的吗?他同时还在香港中文大学兼职,莫非中大也是被逼无奈才延聘的杨先生?!
对于一个个人,做一些理性选择并无不妥,美国不会把诺贝尔奖得主当成一颗葱看待,但是在中国,则必然是一根巨大的大葱。杨老选择回国养老之初也表达过在清华他被照顾的肯定要比美国周到得多这个观点。应该说,他没有在享受被刻意照料的同时高喊什么爱国奉献,即便说过爱国,怕也是和你我一样,属于一般状态下的正常表达,并不是得了便宜卖乖。
如此,我们不去指责那个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制度和机构,却拿着一个充其量只是有点自私的耄耋老人说事,怕是有点过了吧。
当然,我们可以去指责那些立牌坊并同时当XX的那几位科学网特别照顾的学者,但是就我所知,杨先生没有一边立牌坊一边卖身。
————————————
最后,邓稼先先生对于中国的贡献之大和遭遇之惨,让闻者唏嘘,我们应该狠狠指责杨先生吗?这些结果莫非都是杨先生造成的?其实,从邓的经历看,杨的始终客居中国是正确的选择。
Archiver|科学网 ( 京ICP备14006957 )
GMT+8, 2015-1-14 0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14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