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回所的火车上,决定写些文字来纪念奶奶,可是千言万语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尽管当元旦回家得知奶奶已病重得几乎完全吃不进去任何东西而且连喝进去的水最后都会吐出来时,我就一直担心不已,但是真的没想到会这么快,八号早上就接到爸爸的电话告知我不愿接受的消息。
记得元旦决定回家主要是为了参加好朋友的婚礼,但是回到家时才知道爸爸刚把奶奶接到我家照料,也才知道奶奶已经病得那么重,原来爸爸和叔伯们两三个月前就已经知道奶奶的病没办法治好了,只是瞒着我们孙辈,不想我们在外担心,我现在特别庆幸自己元旦回家了,见到了奶奶,并和她说了许多话,至少自己没有那么遗憾,而且十号时送完了奶奶最后一程,记得当时尽管已经没办法见她最后一面了,但是仍然坚持目送棺木最终被送进去火化,因为我不想奶奶那么孤单无依,只能做我最后能做的,这样心里才安心,想想以前的自己一定会恐惧,但是经历这些发现自己可能真的长大了。
想一想圣诞节那天自己还兴奋地给奶奶打电话,告诉她我领证结婚了,她也很高兴,而我却一点都不知道她最近两三个月都已经几乎吃不了东西了,身体已经瘦了很多。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了,爸爸给奶奶买了一个手机,只用来接听电话,然后我们在外的人就会隔三差五地给奶奶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但是奶奶在电话里从来都只说自己身体挺好,我知道奶奶身体有些抱恙,但是觉得她坚持吃药应该就会有好转,所以每次也只是嘱咐几句,要她保重身体,但是一点都没想到病情会恶化到如此程度,所以感觉一切来得竟是如此之快。记得二号上午我回家时,奶奶精神状态还不错,我陪着她说了不少话,鼓励和宽慰她要乐观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尽管她当时已经只能进食一些汤水,但是下午时奶奶还和我一起坐在沙发上看了快三个小时的电视,我心里还相信奶奶应该还能坚持较长一段时间,但是真的没想到会这么快。奶奶今年七十七,但是只有额头前生了几缕白发,眼睛视力也很好,她也告诉我如果不是因为最近这两三个月病情的折磨,她的身体都应该会很好,我知道她心里应该也是会有遗憾的,尽管离开前两三天才知道自己生病的实情。
奶奶一辈子都要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十六岁时嫁给爷爷,二十四岁时才生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大伯,然后又生了我爸和叔叔,没有生养女儿。直到奶奶去世,我才从邻居奶奶的口中得知奶奶年轻时受过很多委屈,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爷爷作为地主家庭的后代在村里很受欺负,总是被要求干最苦最累的活,太爷爷曾经被迫独自远走他乡,而太奶奶则听说是害怕得自杀身亡,而事实上可能我们家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大富之家,听说也就是比别人多点地,连富农都不一定算得上,但当时的情况是每个村有名额要求,必须凑出几家才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奶奶年轻时应该也吃了不少苦,以至于前几年奶奶偶然从别人嘴中听到“斗地主”三个字时心里还不禁很害怕,以为那个年代又回来了,后来知道这只是一种扑克纸牌的玩法时心里才放下心来。奶奶不识字,以前也从不看电视,却知道以前的领导人邓小平,说他上台后农村就变好了许多,因为脱产到户,不吃大锅饭了,搞家庭承包,日子就好过多了。尽管奶奶年轻时受过委屈,但我觉得奶奶在家庭生活上应该是幸福的,爷爷长奶奶四岁,听奶奶说她和爷爷一辈子没吵过架,没红过脸,爷爷的脾气很好,如果不是爷爷二十年前突然去世,那么奶奶的晚年应该会更加幸福。
近些年来我家和大伯家陆续搬出农村老家,叔叔家也在外打工,所以奶奶主要是在大伯家住,由于大伯家也有时在外打工,所以奶奶基本上是生活自理,只是近一两年才没靠自己做些零活挣钱,当然爸爸和叔伯们也都是孝顺的,会按月给生活费,奶奶生病期间也尽全力给予医治,但是我知道奶奶心里总觉得不想拖累孩子们,我也常会宽慰她不能够那样想,这是子女们应该做的,无所谓拖累与否,我也深感老人们生活的不易,不过还好我们孙辈们还能常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奶奶,我也将心比心告诉奶奶谁都会有老的一天,老人们不能够怕拖累孩子,而应该坚强乐观地生活,给后辈们作一个好榜样,奶奶当时听后也会有所感触。记得奶奶在我家的这几天,有时候也会非常难受,而且想喝很多凉水,但是我们坚持不让她喝,她理智时也会自觉注重保养,但是我能够感受到奶奶的苦痛,心里也担心和难受。后来三号时婶婶从外地回来了,然后就把奶奶接回老家照顾,希望她能安心地度过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时光,还在我家帮奶奶洗了个澡,奶奶当时还坚持要自己动手,在我们的坚持下才答应让婶婶帮忙,后来一直担忧奶奶病情的叔叔也从外地回来探望奶奶,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八号奶奶就在病痛的折磨下永远睡着了,幸好当时我爸和叔叔是在场的。
无论说什么,奶奶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了,当我再次拨出那熟悉的号码时奶奶再也不会给我回应了,当我每逢假期回家时再也不能去陪奶奶一起住几天和聊聊家常话了,也再也吃不上奶奶亲手给我精心烹制的食物了,从来都没有觉得奶奶会变老得这么快,会这么快地离开我们,但是我长大了,奶奶也变老了。最后,奶奶和爷爷合葬在一起了,我相信奶奶应该不会感到孤独,她和爷爷又可以在天堂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2015.01.12
Archiver|科学网 ( 京ICP备14006957 )
GMT+8, 2015-1-14 0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14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