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帆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教授

博文

小文老师与我们的书----《强震应急与次生灾害防范》 精选

已有 6355 次阅读 2015-1-12 13:13 |个人分类:人物写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李小文,院士,强震,应急管理,缅怀

元月10日下午,我正在组织2015年度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交流会。通过微信上传照片时,忽然看到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晚上,我从书柜里找出我们的书——《强震应急与次生灾害防范》,看着封面上小文老师的名字,非常难过。

 

因为科学网,有幸认识了小文老师。2009年初,我开始在科学网开博。小文老师有时来访并发表评论。针对我的一篇博文,他对文中人物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语言犀利,毫不留情。我感到不安,在回复中进行了辩解。有时,我去访问他的博客,但只是推荐,很少评论。他的博客头像是一个嬉笑的婴孩,难以猜出博主的身份。

汶川地震一年多后,灾区发生了多起特大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苗元华博主在科学网发起编写一本关于地震次生灾害的书,博友们纷纷响应,小文老师热心支持并推荐了相关专家。因为时间冲突,我没能参加在成都召开的本书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但参加了20104月在济南召开的初稿研讨会。

在济南见到小文老师时,他的瘦小、谦逊和低调,实在令人惊讶。开会时,他穿着细条纹的白衬衫,外套一件多口袋的墨绿色背心。他的脸棱角分明,鼻下留着小胡子,一小缕头发垂在额头中部,朴素的外表下透出独特的个性。大多数时间里,他只是静静地坐着,眯着眼睛倾听。他的发言简短,但总能抓住关键。

 

                           小文老师在《强震应急与次生灾害防范》初稿研讨会上

 

当我阐述应如何对地震后灾民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时,看到小文老师微微地点头,不禁增加了几分自信。陈安博士对强震救援中的资源管理和震后组织管理案例进行了介绍,得到了小文老师等自然科学领域学者的肯定。这次会议,增加了更多应急管理的内容,本书的主题也从偏重技术转为偏重管理,书名确定为《强震应急与次生灾害防范》。

 

                                             苗元华博士介绍初稿撰写情况

陈安博士介绍强震灾后应急资源管理

此后,我们这些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学者齐心协力,不断修改完善,书稿逐渐形成。期间,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困难,大家都不言放弃,想方设法去克服。

2012年底,小文老师因突发重病住进医院。住院期间,他依然带病坚持工作。当时,他参与主编的《强震应急与次生灾害防范》进入编审阶段。在病床上,小文老师口述,由夫人吴老师来进行录入。通过这种方式,带病按时完成了本书序的写作任务。

 

本书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后,小文老师建议将稿费捐给地震灾区的小学,全体作者一致同意,并支持出版社开展义卖。

这本书的出版,见证了科学网众多学者和出版人的成功合作。

小文老师已先走一步,我们在深切缅怀他的同时,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并延续真挚质朴的友情。

 



深切缅怀李小文院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818-858722.html  转载请注明来自科学网博客,并请注明作者姓名。
上一篇:走过风雨彩虹桥

58 苗元华 赵美娣 蔡小宁 陈国文 武夷山 肖重发 刘艳红 李健 钟炳 黄秀清 彭真明 吕喆 蔣勁松 马磊 杨月琴 王号 喻海良 孙学军 吕秀齐 徐晓 黄永义 蒋永华 陆雅莉 薛宇 田云川 鲍得海 李伟钢 赵斌 戴德昌 张忆文 张能立 李杰 陈湘明 孟庆仁 刘俊华 汪晓军 黄锦芳 蔡庆华 徐剑 陈安 肖海 王继华 余昕 黄育和 赵克勤 陆俊茜 申恒伦 逄焕东 张云扬 翟自洋 plumzen tangxueyuan ychengwei bhs888796 bridgeneer dchlin biofans chengyu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科学网 ( 京ICP备14006957 )

GMT+8, 2015-1-14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14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