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博文

咬文嚼字:娘与妈,师父与师傅 精选

已有 4969 次阅读 2014-6-1 22:24 |个人分类:怪哉虫儿|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小邪问:娘与妈,哪个更亲?似乎小邪自己认为娘更好。这个问题,牵涉到地域性,很多评论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似乎从地域、习惯的角度,可以是同义词,没有比较的必要。但是,从字源的角度来说,地无分东西,肤无分黑白,婴儿发音最好学习的辅-元音结构单字就是妈。所以婴儿叫人的第一声,就是妈,这几乎是普世的。但是甲骨文里没有“妈”字,只有象形一对豪乳的“母”和派生出的、笔划复杂的“娘”。有人因此认为“妈”的称谓晚于“娘”。这是有问题的说法。因为有考证,甲骨文中的“母”发音“妈”,在驯养六畜之前。驯养六畜之后,“母”开始用于描述六畜的性别,而“妈”则加上了音部“马”。从娘与妈分别派生出的一大堆词汇,也可以找出妈比娘弱弱地更高贵和亲切的线索。

 

类似地,发现不少年轻网友已经分不清师父的师傅的差别了,也难怪,本来近义,又同音。

 

说起来,“师”字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最初用于军旅,描述比“帅”还niubious,多一顶博士帽。后来军转民,描述比“父”的级别略低,负责传递文明基因的人,民间磕头的牌位上,“天地君亲师”的最末一级。比较正式的定位是姬同学给姜子牙的“师尚父”之称。当时所谓“三公”级别,是太师、太傅、太保,虚位高于王,是作为长辈尊重的。秦始皇不高兴这种待遇,废止了这一级别。汉代又恢复,但皇上们也觉得凭空多出来三个长辈官员,不爽。所以增设了“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个级别,便于指挥。“傅”的本义是传递专业知识、“保”的本义是抚育、侍卫,所以地位均低于“师”。再后来,“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位也忙不过来,又增设“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三个岗。再后来,连“太子少保”也都成了荣誉性岗位了,如破连环马的那位和有“宫保鸡丁”专利的那位。

 

民间习惯,尊称的时候加一级半级稳当一点。所以在一些特殊行业里,尊称“师”为师父,如佛教、武林的一些宗派,等等。一般并没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规矩。相似地,傅在尊称的时候加一级,叫师傅,这个应用得更广泛,几乎所有的有专业知识或技能的人都可以享受。所以,在现代学校里,“老师”是比较准确的尊称,介于师父和师傅之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799612.html  转载请注明来自科学网博客,并请注明作者姓名。
上一篇:从小事看大精神
下一篇:关于“尊严死”预嘱

73 陈楷翰 苗元华 王春艳 王德华 陈小润 陆俊茜 朱猛进 徐晓 陈安 刘全慧 曹聪 蔡庆华 郑永军 张骥 唐凌峰 田云川 刘艳红 李俊 武夷山 吕喆 李学宽 喻海良 李世春 黄秀清 朱志敏 汪晓军 李侠 孙学军 刁有彬 赵美娣 肖重发 李建国 斯幸峰 霍艾伦 张文增 吴明火 应行仁 胡九龙 杜波波 庄世宇 张强 梁进 孙友甫 何士刚 周可真 刘赫显 周金元 赵斌 黄德民 曹广福 秦承志 张华容 刘立 胡努春 杨秀海 魏剑宏 刘波 李永丹 白图格吉扎布 wuqunan ybtr3929 ychengwei Newphysics ljxysu xiaobaobao888 aliala paulings fanteklv dchlin rosejump ccgoodluck sunnyh0310 ZhongshanR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科学网 ( 京ICP备14006957 )

GMT+8, 2015-1-14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14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