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前天眼巴巴地坐电脑前看Space X CRS-5 火箭发射直播。火箭顺利升空,但笔者甚是失望。为啥?因为没有爆炸?呵呵,咱可没那么无聊仇富,且听我慢慢道来。
Space X是一家商业火箭运输公司,老板是大名鼎鼎的 钢铁侠-Elon Musk(图一,录像一;什么?你不知道他是谁。特斯拉(Tesla)电动汽车呢?)。自2002年成立起来,发展迅猛,创造多项私人火箭运输企业记录,彻底改变商业火箭运输市场格局,逼得曾经的行业老大法国Arianespace压价竞争静轨卫星发射。如今 Space X已是手握40亿美金商业合同,前景一片大好。然而钢铁侠还有更高远的志向:移民火星!Musk 为全人类的生存忧心忡忡,认为地球最终会被咱们自己作(读二声)得不适合居住,因而火星移民计划迫在眉睫。 在此远大目标之下,当务之急是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目前火箭发射的成本之所以高居不下(比如这次CRS-5 收费五千万美金),主要原因之一是火箭本身基本是一锤子买卖,不可回收。大伙儿如果还记得当初航天飞机还在运行的时候,两个火箭助推器虽说也可回收,但设计不合理,实际运营成本比使用一次设计的还要高。以Musk的估算,如果火箭部分可以完全回收,那么发射成本有可能是现在的1%!
图一
录像一: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x014432fpsz&width=500&height=375&auto=0
接下来具体说说可回收火箭的设计。如图二所示,火箭与飞船分离后要经过三次点火完成软着陆。第一次点火助推火箭返航,第二次点火降低火箭速度,之后网格控制翼打开,着陆前第三次点火,随后支架打开完在无人着陆平台船上的软着陆。此次发射之前,Space X已经测试了水面软着陆和地面低速垂直着陆(录像二),Musk认为有50%几率成功完成着陆。如果此次着陆成功,那将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真正火箭垂直着陆。曾经只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镜头终于成为现实!
录像二: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i0144plfxrd&width=500&height=375&auto=0
O.K,回到发射现场。倒计时 10,9,。。。3,2,1,0, Launch!一切进展顺利,大概十分钟后,主持人宣布:“嗯。。。那啥,火箭找不到了,大伙儿散了吧,感谢观看,回见了您呐。。。”。之后便是笔者的四处刷新屏幕找答案。终于,Musk在新浪微博。。。不对不对,Twitter 发布数条(图三)”火箭找到了着陆船,但是砸地上了,差点儿成了。虽说还不到抽雪茄(意思是庆祝成功)的时候,但是箭体还能用“。关于录像嘛”不好意思,天儿黑有雾,啥也看不见,拿不出手“。失败的原因是“液压油用完了,所以只完成了第二次点火和网格控制翼打开”。解决办法“已经决定在下个月的发射中增加50%液压油”。最后总结“我为我员工骄傲,向成功迈出巨大一步。你们太牛X了!”。
图三
最后向大家披露一个独家新闻,笔者意外发现一个惊天秘密:天朝一企业秘密资助Space X。不信请看下图:
呵呵,纯属娱乐,您可别当真。
Archiver|科学网 ( 京ICP备14006957 )
GMT+8, 2015-1-14 0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14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