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魂 (Soul of Water)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qsun 鉴贤思齐


  • Murdoch University, Australia,博士

    • 化学科学->物理化学
请先登录


daxigo 2015-1-3 04:57
你好孙老师: 还是谢谢您的指点。 关于“成分”的提法。 从我的角度——一个退休多年,且身体多病,缺乏测定仪器,又是业余观察的角度。我只能“定性”地了解和逻辑性地“分析”水蒸气分子团簇“宏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只要水蒸气分子团簇是存在的,那么无论是结构的大小还是团簇所包含的分子数的多少。从宏观气体的角度,他们就是一“组”气体,而不是一种纯物质。 所以我们所认识的水蒸气其实是一种混合气体,也只能是混合气体! 由此,这个水蒸气家属混合气体内部的任一种,都是水蒸气混合体中的一种“成分”。 我认 ... ...
daxigo 2015-1-1 22:56
谢谢孙老师的指点。 对我来说,我并不在乎对于水蒸气分子团簇的微观研究到底在什么技术水平上。我关心的是这些分子团簇在宏观条件下是否存在。 存在还是不存在? 孙老师的意思是已经有不同大小分子团簇的高频声子谱数据了。那么就是有不同的水蒸气分子团簇的宏观存在了。 好了!十分万分的感谢。 我关心的是这些水蒸气分子团簇各自的宏观表现的不同,具体的是哪一种成分具有哪些特殊的宏观表现,似乎并不重要,我没有仪器设备也不可能去鉴别他们,但是只要他们在宏观上有不同的表现,而且能被我(们)观察到。那我就是对自己十分 ... ...
daxigo 2014-12-29 22:00
谢谢孙老师的及时答复,但是不好意思,应该是我没有说明清楚我的疑问。 我指的是“气态”的水——水蒸气。不是液态的水,也不是纯水。 似乎,无论是在真空(没有其他的气体或纯水蒸气的状态下)还是在混合气体的状态下。水蒸气本身(在饱和压力以下时,不论压力的高低)好像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气化和凝结效应,所以我认为自然条件下的水蒸气应该不是单一组成,而是由一些不同分子数的团簇成分的混合气体的平衡状态组成。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只要仔细的观察,留心一想就能找到这些现象的存在。 关于这个“气态”的水 ... ...
» 查看全部
统计信息

已有 180301 人来访过

热水结冰快的原因:氢键记忆特性与水表皮超固态 2014-12-27
姆潘巴效应(佯谬、骗局) 集成了氢键 (O:H- O) 在“ 热源-路径-冷库 ”循环系统内有关能量“ 释放 -传导-耗散 ”的动力学全过程: 能量释放 ...
(603)次阅读|(1)个评论
复冰效应 = 氢键自修复 + 压致准固相边界收拢 2014-10-08
Regelation-entry.pd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3zP72-rJE 1. 在-10度左右,载重的细线可以切过但不损坏冰块 (熔点随压强改变)。 ...
(359)次阅读|(0)个评论
霍夫梅斯特:盐离子与加热对氢键极化势能的调制 2014-10-08
Communication Mediating relaxation and polarization of hydrogen-bonds in water by NaCl salting and heating Xi Zhang , a b     T ...
(368)次阅读|(0)个评论
《配位化学评论》:破解水的秘密 2014-10-06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Available online 23 October 2014 In Press, Accepted Manuscript — Note to users Hydrogen-bond relaxa ...
(520)次阅读|(0)个评论
《化学评论》:配位分辨电子计量谱学 (in press) 2014-10-06
ZPS-0930.pdf Electron Spectrometrics resolves atomistic, dynamic, local,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bond length,bond energy, charg ...
(429)次阅读|(0)个评论
同一概念十个秘密:水中氢键反常弛豫 2014-09-23
从氢键非对称弛豫的角度出发,我们通过 理论解析预测、 实验测量分析、 量子计算等方法系统 定量地证明并阐述 了水的十 个秘密的物理起源及它们之间的内 ...
(2142)次阅读|(14)个评论
姆潘巴效应 = 氢键记忆 + 水皮超固态 2014-09-09
1> A common supersolid skin covering both water and ice Phys. Chem. Chem. Phys. 2014, 16 , 22987-22994 DOI: 10.1039/C4CP02516 ...
(633)次阅读|(0)个评论

查看更多

Archiver|科学网 ( 京ICP备14006957 )

GMT+8, 2015-1-14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14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