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字面上看,当然有那么点高高在上,得意洋洋的味道。再看两大媒体在这个词上针尖对麦芒的较量,倒是比较可笑滴,感觉很有点无事生非的味道。
当探测器登陆信号得到确认之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爆发欢呼声,并相互拥抱……戴德昌 【相关】太空之梦:追寻生命起源的踪迹 谢平
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我已走过了9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往事,颇有感慨的是一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一些感受……科学出版社
在一个没有科学传统的国家,最重要的问题是普及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素质,养成科学习惯,而不是笼统的反对科学主义。
对很多研究生而言,读研其实是不断品味挫败的不愉快体验。这种不爽的感受,恐怕是很多研究生之前从未预想过的真实存在。可是,现实真就这样发生了,而且呈现蔓延趋势。
老先生对我国机械工程技术现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并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尽管我国制造业规模和总量已跻身世界前列,但发展模式仍较粗放,技术创新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低,总体大而不强。
受老教师的影响、熏陶,我教学非常认真、负责,特别注意教学法,因此教学效果一直很好,有口皆碑,但我从来没当过“优秀教师”。我教过的学生许多在学术上都已超过了我,我为他们高兴。
前二年市场上出现的西瓜爆炸事件的"元凶"就是我的BA和类似物。 现在大个草莓也可能应用了细胞动素。 【相关】对植物膨大剂说不 蒋高明
今年的物理学科学突破奖是关于暗能量的发现,生物学是关于基因编程技术CRISPR。每个奖励总金额为300万美元,这也是国际上金额最高的科学奖。
“APEC蓝”不是一个贬义词,但要让它真正成为一个中性词甚至褒义词,却是需要通过许多努力来实现的。正如习主席所说:“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师老鼓励我热爱科技编辑这个职业,我也不知不觉从1991年坚守到今天。 【相关】“热心”师昌绪:忠于事只为信仰 科学报官微
每年有很多本科生对进一步深造跃跃欲试。奇怪的是,很多人选择推免攻读硕士学位,但对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直博)却不感冒。这样就导致了推免硕士的名额吃紧,而直博的名额却少有人问津。
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三大牛刊上,中国学术论文数量从2007年的74篇,增加到2013年的224篇,绝对数量增加了200%。但即使是2013年也不足美国的10%(中国224篇, 美国2392篇)。
这次报告我最大的改变就是讲科学问题,科学发现,不再去展示发表了多少文章,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有多少引用。我从心底里已经对这些有些厌恶了。
南方科大的成败与否,即使改变不了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但是它的示范和样本意义,对于如今千疮百孔,举步维艰的高等教育来说,无论怎样形容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驻华盛顿D.C.办”,英文叫“Washington office”或者“Washington center”,其主要职责竟然也包括“跑部钱进”。
研究人员在理论深度和实验深度都远远不足的情况下,就急切的开始了有远大目的的科学研究。它有远大的科学研究目的,但是无科学研究上的目标……肖建华
我们国家自己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已经有很大的量了,处理自己的电子垃圾尚有许多环境风险,那对国外的洋垃圾就把门关牢一点,别让它们来污染我们的家园,总是应该做到的吧?……赵美娣
干细胞能分化为任何体细胞。7年前,通过转入几个基因的诱导干细胞方法成功建立,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匹黑马,但也有不少科学家坚持采用另一种经典技术……孙学军
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杨振宁先生推荐张首晟去搞凝聚态物理。理由是这玩意方兴未艾,发展特别快,很适合年轻人。而这并非杨振宁的领域……王振
朝令夕改、过于频繁、唯SCI论文和项目经费是举的人才考核政策,严重破坏了学术界的生该系统的多样性……李明阳
改革不是一个人的事,朱清时让一些凝固的东西有了一些变化,这就是贡献,因此,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在我还剩下六分之一理想的当下:为朱老师点个赞!
树木蒸腾能力的降低与其树形(或年龄)的增大有关,与输水面积(边材大小)的减少有关,更与自身输水能力,如木材密度有关。
陈存仁之前,中医是国医。陈存仁之后,中国再无国医。到了今天,中医存废之争依然如此激烈,殊不知,中国早就发生过一场“中医战役”了……王振
在上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专业知识,还能提高,英语能力和思考与分析问题能力和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或许更为重要……岳中琦
首次冲刺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申请,得到了两条评语,一曰:内容还不够详细;二曰:实验用品所占比例较高 ……陈健
“高级技工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已经成为全民津津乐道的口头禅。抛开炒作的因素,也许我们能从蓝翔学到不少东西。 【相关】在国内高等教育基本是只抓教不抓学 黄玉源
课堂上讲到习得性无助,我讲的是马丁·塞利格曼1967年用狗做的那个经典实验。后来有个学生说鲨鱼撞玻璃墙的实验更适合。我回来查了一下,没找到这个实验的明确记载。会不会只是网上流传的段子而已呢?求证实!
因为从事空气污染方面的教育科研,突然想起三个问题:北京APEC会议期间是否仍然会发生大雾而不发生“雾霾”?空气污染物排放“达标”怎样检查?科研成果怎样能起效用?
有些高校动手早,申请明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本子已开始写了。有位高校的青年讲师昨天打电话给我,说他准备申请明年的青年科学基金,初稿写好了,让俺看看把把关。对这种事儿,即使俺再忙,也得支持。